道教摘文
端午节
来源:   作者:佚名


c40872750220c2cb7fe42290477db3f5.jpeg

端午节,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,是汉族、水族、纳西族、藏族、彝族、傣族、仡佬族、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。


端午节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,有二十多个。如龙舟节、重午节、端阳节、端五节、重五节、当五汛、天中节、夏节、艾节、上日、五月节、菖蒲节、天医节、草药节、浴兰节、午日节、地腊节、正阳节、龙日节、粽子节、五黄节、诗人节、躲午节、解粽节、端礼节、五月初五、五月当午等。


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呢?


“端”是指第一。“五”是指那个月的第五天,所以端午节是指五月份的第五天。后来根据“天干地支历法”,把“五”改成了“中午”的“午”,便有了端午节。

根据闻一多先生考证,端午节其实在三千年前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,即是《封神榜》那个时代。话说当时百越地区的居民,他们会祭祀龙图腾,所以最早是因为祭祀龙图腾而有了端午节。


那为什么会和屈原有挂钩呢?因为二千二百年前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,他得知自己的国家被秦国吞并了,非常激愤,抑郁之下就跳江自杀。他离去那天刚好就是五月初五日端午节。而在他沉江之后,当时附近的居民知道后,非常紧张要去救他,于是他们便划船去看看谁能快点救屈原,然后同时他们会把一些糯米丢进河里,希望那些鱼 虾 蟹吃饱糯米之后就不会咬屈原。所以从此以后,端午节就有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。



发布时间:2024-06-10  阅读:1685次
0
  下一篇: 没有了!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 ceshi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